事半功倍防治蓝藻损害 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太湖下水
科技日报讯 (柳鑫 戴世勇 记者过国忠)眼下,正是太湖蓝藻易发时节。8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扬州大学得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转获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到达80%以上。\n\n\n 相关专家介绍,蓝藻是一种原始、陈旧的藻类,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文光照。在高气温文高光照下,蓝藻会敏捷成长。\n\n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本年7月以来,因降雨偏少,太湖水位呈继续下降趋势,致使太湖及下流区域供水受到影响。一起,因为湖体活动性削弱,水环境容量不断减小,蓝藻水华爆发,湖泛危险添加。\n\n “每年7至8月一般为太湖蓝藻水华易发、高发期,蓝藻初期很难发现,在养分丰厚的水体中,蓝藻很多成长,逝世糜烂后气味难闻。如其逝世分化耗氧过多,还会导致其他生物缺氧逝世,严重破坏水质,直接损害人类健康。”丛海兵说。\n\n 据了解,现在,太湖蓝藻处置首要采纳人工打捞和及时引江济太,以有用添加太湖水资源量,加速湖区水体活动,保证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但这些传统方法运转本钱高、难度大。\n\n “因而为了悬浮于水面得到光照,蓝藻体内进化出微气囊,为蓝藻供给浮力。”丛海兵说,研讨团队经过长时间研讨发现,经过外部水压能够压塌气囊,为蓝藻脱去“救生圈”,使蓝藻不能再悬浮于水面成长,而是沉入水底,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衰亡。\n\n 丛海兵团队有针对性地规划了微能耗加压控藻船,选用物理水压从细胞内部破解蓝藻成长繁衍的机制。“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能够在无人机的引导下搜索蓝藻成长带,及时控藻,下降表层水中蓝藻浓度,下降蓝藻繁衍基数,将蓝藻控制在萌发状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丛海兵说。 【修改:邵婉云】